行业分类
志高集团李兴浩:“超海尔,违法吗?”
日期:2024-12-05 11:16  点击:234


  像所有的追赶者一样,李兴浩的人生开始被怀疑和嘲笑充满。但他眼看着对手一个个倒下去,心怀戒惧又顾盼自雄。
  现在,志高空调产品的购买者可能获得额外的心理安慰。从2009年7月13日起,志高(0449.HK)已经是一家香港主板上市公司。
  李兴浩由志高集团董事长成为志高控股董事局主席。他的下属们迫切希望公众把志高看作一个具备严谨治理结构的公司,最好不再提及李兴浩曾经“卖冰棍”等听上去“农民气息”浓重的创业往事。
  李的下属们并非要掩盖历史。他们不过是想让公众看到志高的变化。很可能,因为下属的要求,李兴浩才修正了自己“很快会超越海尔”的说法——上市公司主席的说话方式也要得到规范。但是显然,李兴浩并不以此为意。或者,他尚未习惯抑制自己的个性。“海尔第三,我们第四,它在我前面,我当然要先超它。这是常理嘛。我就是要超海尔,违法吗?”李对《中国企业家》说。接着,他又补充道:“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,我们的海外销售金额已经超过海尔了。”李迫不及待地要证明志高有超越行业领先者的能力。
  李兴浩有毫不掩饰的霸气,我们在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身上常见的那种。他们起身草莽,披荆斩棘,眼看着对手一个个倒下去,心怀戒惧又顾盼自雄。竞争惨烈的家电行业的幸存者们尤其如此。
  李兴浩1954年生于广东南海,在接近40岁时积累了600万元资金,与一个台湾人合资进入正当暴利的空调制造业。李没料到自己成了空调暴利的终结者:他的产品刚下线,空调业大规模降价时代开始了。这就像是一个圈套。李眼前的黯淡图景由春兰、海尔、美的、格力、科龙构成,均为上市公司或即将上市,其中从业历史最长者已达10年。李兴浩的钱都在那个空调厂里。像所有失去退路的人那样,李被迫成了一个追赶者。像所有的追赶者一样,李的人生开始被怀疑和嘲笑充满。
  李兴浩凭借当初几乎摧毁他的低价格顽强地活着。广东南海几十家空调制造厂只剩下了志高。庞然大物春兰已经没落,李来到了海尔身后,依然虎视眈眈。他的目标是格力,中国空调业最大市场份额占有者。
  很难描述李兴浩的说话风格。大多时候他都像是在与你争吵。他会突然站起来用肢体表达愤怒,或者渴望。他不容置疑。他无时不在传递这样的信息: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空调,志高就不会消失。“它(格力)虽然比我大很多,它起步是多少呀?它现在又没有比我大10倍,当初比我大何止10倍?要这样看嘛,讲比例的嘛。我很差吗?”
  李的运气比较差。他近乎错误地选择了行业,然后,他的台湾合伙人又撤资离去。李高中毕业,务农10年,但是与鲁冠球、何享健等人一样,有着本能的商业冲动和生存技巧。空调降价,李每生产一台空调亏损四五百元。他在报纸上做广告,宣扬更低的空调售价。他拿着让供应商难以抗拒的大批订单迫使他们降低材料价格。喘息未定,台湾合伙人决定分家。
  按照李的说法,该合伙人不仅撤走资金,而且诬告李欠其600万元。李说,自己当年缺乏法律知识,合伙之初,他给台湾人打了一个收条,写明收到600万元。台湾人说这是欠条。法院冻结了志高的账户。李发不出工资,工厂看着要解散。他站在法院里,找不到办案法官,情急之下,威胁说如果不解冻账户他就把这里的窗户都砸烂。“你想搞我的工厂,我不跟你搏命啊?”
  工资发了,但已无钱生产。李兴浩召开了供应商会议。他说自己没有钱,无法支付会议费用。他说自己要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调。李认为自己在行业里的信誉挽救了志高。供应商赞助了数十万元会议费,其中最多的一个出了1万元。他们还给李提供了流动资金。李同时向下游借钱。他对唐山的一家经销商说,我有一个工厂,义务给你劳动,如果你要,先借给我600万元生产资金,空调生产出来,我算你20%利息。李达到了目的。
  “我做生意到现在没撕过一张支票。”李说。有人急着用钱,别人给他开具十天后支付的支票,他说买不到东西。他宁可要李兴浩签发的三个月后支付的。李的支票当时就能在圈子里换出钱来。“现在更厉害了,”李说,“我打一个电话一两个亿没问题。日本人最死板,它的供应商我也一样可以延期付款。”
  类似的故事李还有很多,它们是否被夸张不得而知。李对此津津乐道。对困境的屡次传奇式解决一定加固了李对奇迹的信任。在大多数人眼里,目前销售额不足60亿元的志高要超过年销售近400亿元的格力空调,除非奇迹发生。
  台湾人另外建了空调工厂,继续做了10年,销声匿迹了。李兴浩说,对方10年的产值不如志高如今1年的税收。志高成立前两年,日本三菱在广东江门投资6亿元生产家用空调。“它又有资金又有技术,你说超它是不是天方夜谭啊?我管它这么多,它做它的,我做我的,坚持就好了。今天高能效、多品种是谁啊?还不是志高?还不是日本人给我题字‘空调学志高’?我产量比它高七八倍啊。”
  1997年,李兴浩参加某压缩机厂召开的会议。大家互换名片。春兰供应部的一位与会者唯独没给李兴浩。李心意难平。“我心里说,春兰春兰,你这种文化,我总有一天超过你。”
  “我现在说将来超过格力你也一定不相信。我无所谓,反正我在坚持。”李说。
  “世界上也不是只有第一才能生存,第二第三也可以生存。”志高集团负责财务的副总裁胡正富补充说。
  李兴浩相当坦率,一部分源于他的性格,一部分由于值得自豪的经历让他无所顾忌。他承认志高仍然是二线品牌的事实,但又时刻透露出对志高价值未被充分认知的不满。“为什么志高知名度低?大家先入为主嘛。10年前我跟人打擂台,他一打就打了个金牌,拳王出来了。这10年他天天说,我是最厉害的,我了不起。我拼命练,可是再没有公平的机会跟他比赛。”
  李说,国家“节能惠民工程”招标,只有七天时间。志高拿出110个型号,格力只有30个。“而且,我比它节电22%,这是什么数据呀?我2006年就做到能效比4.1,为什么它到现在三年时间才做到最高3.92?我现在已经4.75了。你可以让所有中国电视台给我们当面比赛,怎么管理,怎么对老百姓做贡献,我敢发出挑战书。”(编者注:能效比是指空调在制冷运行时,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。能效比数值越大,表明该空调器产品的耗电量也就相对越少。数据由志高提供,未经格力核实)
  “我不认为我的贡献比董明珠小。”李说。他习惯用“董明珠”来指代格力。“她纳税比我多10个亿,很威呀对不对,但你算一下,我每台机比格力能效比最高的节电22%,如果我卖1000万台,为国家节约多少电?同一台机,我的便宜了30%,为老百姓节约了多少啊?国家给惠民工程补贴100个亿,所有政府、国有企业采购都是国家的钱,我把价格打下来,一次性给国家(把补贴)赚回来了。”
  显然,李在讲述商业之外的逻辑。“我的责任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。我有我的理想,我又没有给它打死,我可以生存。我喜欢对社会有贡献。”
  志高中标上海世博会指挥中心空调工程。如果这时候你问到是否因为价格便宜,将会引发李的愤怒:“世博会是讲便宜的吗?不是啦。你喜欢花多的钱你就去嘛。要改变这种思维。为什么要用花钱多用电多的?傻瓜!笨蛋!卑鄙!虚伪!”
  李称董明珠为“营销高手”。“我的观念不同,我认为制造是最根本的。”
  “他(李兴浩)的缺点之一是太急躁。”胡正富说,“办事快得你想像不到。好处是对市场反应快,效率高,但是风险也大。”胡举例说,李原来对资本市场没有认识,一旦了解后,他就会马上说,好,明天就去搞。“一般的老板是绝对的权威,在志高我可以跟李总拍桌子吵。”胡正富说,“他悟性非常高,而且能够承认错误。”
  李兴浩远非一介莽夫。他曾将最高一次可刷10万元的信用卡副卡送给常有接待任务的部门主管,主卡存有100万现金,由李掌握。李告诉他们可以随便刷,不用请示。“你认为我给的权力太小,你就继续刷嘛。”李对《中国企业家》说,“他一次刷我10万,我不会后悔,我不过损失10万嘛,要是重用了他不是损失更大?”
  在上市公司中,李占有近七成股权,高管均无股份。“(高管未来的股份)我也不说没有,我也不说有,我刚刚上市,就学一下吧。他等不及,走就是了嘛,就等于他不信任我嘛。我又没有勉强过人家,又没有法律说一定要给。”
  “我不喜欢讲条件,”李说,“你不来,我再招兵买马。反正我们就是要胜利,就是要做冠军。你看看我们的同行里面,我的高层是行业里最稳定的,这证实了一切。”
  胡正富说,高管的股权激励计划正在酝酿,“我以后肯定会拥有志高的股份。”
  李认为,志高上市,意味着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。“空调是朝阳行业,是必需品,只要用心做,就能做到全世界最强最大。谁敢跟我赌我不会做到第一?除非你一枪打死我。如果我做到第一,他自杀,他敢不敢?不敢就说明我有机会了嘛。”
  李兴浩有些地方酷似汽车业的李书福,被人视作狂妄,但并未丧失真诚。“中国有一个词叫水滴石穿,”李说,“我认为不是水的力量,是坚持的力量。我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,不断学习,就算追不上,我也尽了最大努力了嘛。”
  他为给摄影师的时间太少抱歉。当地政府领导请他吃饭,他必须按时到。“我要看哪边重要,哪边不重要嘛。”拍摄时,他极为配合。“你让我摆(姿势),我就摆了,但是我个性不是你要的这样嘛。”突然,他“嘿”地一声双手举起向天,未曾准备的摄影师惊喜地请他重复一遍。
  李照做了。

关于网站  |  普通版  |  触屏版  |  网页版
12/05 11:16
首页 刷新 顶部